新闻中心
实验动物学的基本内容及分类
摘要: 1、实验动物育种学:实验动物育种学主要研究实验动物遗传改良和遗传控制,以及野生动物和家畜的实验动物化。 2、实验动物医学:实验动物医学专门研究实验动物疾病的诊断、治疗、预防以及它在生物医学领域里如何应用的科学。 3、比较医学:比较研究所有动物(包括人的)基本生命现象的异同。 4、实验动物生态学:研究实验动物生存的环境与条件,如动物房舍、动物设施、通风、温度、湿度、光照、噪声、笼具、饲料、饮水以及各种垫料等。 5、动物实验技术:研究动物实验时的各种操作技术和实验方法,也包括实验动物本身的饲养管理技术和各种监测技术等。
按实际用途分类
1.实验动物(Laboratory animals)是专门培育供实验用的动物,主要指作为医学、药学、生物学、兽医学等的科研、教学、医疗、鉴定、诊断、生物制品制造等需要为目的而驯养、繁殖、育成的动物。例如小鼠和大鼠是首先按实验要求,严格进行培育的实验动物,其次如地鼠类、豚鼠、其它啮齿类、鹌鹑等亦已实验动物化。 2.经济动物(Economical animals)或称家畜家禽(domestic animals and domestic fowl)是指作为人类社会生活需要(如肉用、乳用、蛋用、皮毛用等)而驯养、培育、繁殖生产的动物。转为实验用的有:产业家畜(猪、马、牛、羊、鸡、鸭、鹅、鸽、兔、鱼类等)和社会家畜(犬、猫、金鱼等),其中一部分虽已培育成能达到作为实验动物的目标,但同具有高标准水平的鼠类相比,其品质还不能说是很高的。 3.野生动物(Wild amimals)是指作为人类需要,从自然界捕获的动物,没有进行人工繁殖、饲养的动物。例如两栖类、爬虫类(青蛙、蟾蜍、蝾螈、水龟等);鱼类(鲫鱼、泥鳅等);无脊椎动物(蛤蜊类、墨鱼类、蟹类、海胆类、蝇类、蚊类、蟑螂等)鸟类;啮齿类(如黑线仓鼠、长爪砂鼠、黑线姬鼠等野鼠);灵长类(猿猴)等,这些野生动物,除少数外,一般均不能进行人工繁殖生产。 4.观赏动物(Exihibiting animals)是指作为人类玩赏和公园里供人观赏而饲养的动物,如踏车小白鼠、玩赏犬和猫等。遗传学控制分类
1.近交系动物:近交系动物即一般称的纯系动物。此类动物是指采用兄妹交配(或亲子交配)繁殖20代以上的纯品系动物。 2.突变种纯系动物:是指实验动物正常染色体中某个基因发生了变异的具有各种遗传缺陷的突变品系动物。 3.纯杂种动物:是指无计划随意交配而繁殖的动物,即一般动物室供应的杂种动物。微生物学控制方法分类
1.无菌动物:这种动物无论体表或肠道中均无微生物存在,并且体内不含任何抗体。 2.悉生动物:是给无菌动物引入已知5~17种正常肠道菌丛培育而成的动物。 3.无特殊病原体动物:又称屏障系统动物。 4.清洁动物或最低限度疾病动物:该种动物是饲养在设有清洁走廊和不清洁走廓的设施中,其种群均来自剖腹产。5.常规动物:指一般在自然环境中饲养的带菌动物。
动物实验结果的外推 医学研究中,动物模型、动物实验都是为人服务的,一切动物模型和动物实验结果都要外推到人身上去,这就是动物实验结果的外推。因为动物和人毕竟不是同一种属,在动物身上无效的药物不等于临床无效,而在动物身上有效的药物也不等于临床有效。加之不同的动物有不同的功能和代谢特点,所以,肯定一个实验结果最好采用两种以上的动物进行比较观察。所选的实验动物中,一种为啮齿类动物,另一种为非啮齿类动物。常用的实验序列是小鼠、大鼠、狗、猴或小型猪。
用近交系动物做实验研究,结果易于重复并能进行定量比较,但不同品系具有各自不同的敏感特性,在近交系育成过程中所造成的近交衰退与人体的正常生理条件差异很大,所以对近交系动物的使用更要慎重,避免因滥用动物而导致在人体上的失误,从而造成难以想象的后果。
有关国际规范 国际上普遍要求动物实验达到实验室操作规范(good laboratory practice,GLP)和标准操作规程(standard operating procedure,SOP),这些规范对实验动物的选择和应用、实验室条件、工作人员素质、技术水平和操作方法都要求标准化。所有药物的安全评价试验都必须按规范进行,这是实验动物选择和应用总的要求。
目前国际上广泛宣传“3R”原则,美国政府每年拿出1/4~1/2的科研经费用于动物替代的研究项目。目前,这类非动物的研究模型大致包括:物理化学技术、计算机和数学模型、微生物系统和细胞组织培养,要求每个科研工作者尽可能地用这些开发成熟的模型来替代实验过程中应用的动物。“3R”反映了实验动物科学由技术上的严格要求转向人道主义管理,提倡实验动物福利与动物保护。